2019山东济宁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102.58KB
40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9 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共 100 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 0.5 毫米黑色
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
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
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
燕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
春天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惟妙惟
肖。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脸炙人口。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
翩跹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项是(2 分)( )
A.角(jiǎo)色 吝惜 不胜(shènɡ)枚举
B.精粹(cuì) 寥寥 跃(yuè)然纸上
C.翩跹(qiān) 景像 脍炙 zhì)人口
D.即(jí)便 嘹亮 惟妙惟肖(xiāo)
【答案】B
【解析】A 项有误,应为角(ué)色 ;C 项有误,翩跹(xiān),景像----景象;D 项有误,
应为惟妙惟肖(xiào)。故选 C。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
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角色:角色【拼音 1(普通话)】jué sè;【拼音 2(国语,南方古语,台湾标准)】jiǎo
sè。引证解释:1.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洪深《最近的个人的见解》:“角色--全剧
人数,不宜太多,以能适合上演于小舞台者为最宜。”2.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3.
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不同的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划分。如京
剧有生、旦、净、丑。李克非《京华感旧录·由<霸王别姬>想到的》:“每个戏班都有自
己固定的生、旦、净、末、丑,在某一出戏中扮演某一个角色,除特殊情形外,几乎都是
一成不变的。”4.出身履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便教人来行在取他丈人丈
母。写了他地理角色与来人,到临安府寻见他住处,问他隣舍,指道:‘这一家便是。’
翩跹:拼音是 piānxiān,亦作“蹁跹”。形容轻快地跳舞。出自《梁书·王僧孺传》“|
含吐缃缥之上,翩跹樽俎之侧。”示例: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惟妙惟肖:拼音是 wéi miào wéi xiào,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出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各本序跋题辞〈读聊斋杂说〉》:“形容惟妙惟肖,仿佛《水
经注》造语。”示例: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
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
石拱桥》
景象:拼音:jǐng xiàng。释义:(1)指景色;情景。(2)指状况;气象。(3)指迹
象。
不胜枚举:拼音为 bù shèng méi jǔ,胜(古时读 shēng):尽;枚:个。意思是指无法一
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成语辨形:枚,
不能写作“没”。 成语辨析:不胜枚举和“举不胜举”;都形容数量极多。有时可通
用。但不胜枚举偏重于所举的是同一类的人或事物;“举不胜举”偏重于所举的不只限于
同一类的人或事物。
【考点解析】 容易读错的字:
容易读错的字:
1.因习惯而错读
如,“符(fú)合”常被错读(fǔ),“档(dàng)案”常被错读(dǎng),“粗犷(guǎng)”常
被错读(kuàng)。怎样避免这种错读呢?①换词识别。像“符号”只有(fú)这个音,就能确定
在“符合”也读(fú)。②谐音记忆。像“装载”这个词,读的时候在头脑中想象为“装在”
(zài)。③根据声旁来确定。如“粗犷”的“犷”其声旁“广”的读音与“犷”的读音相同。
容易错读的字还有——号召(zhào)、挫(cuò)折、质(zhì)量、嫉(jí)妒、细菌(jūn)、剖
(pōu)析、气氛(fēn)、比较(jiào)、脊(jǐ)梁、魁梧(wú)、颈(jǐng)联——等等。可以尝试按照
上面的方法记牢正确读音。
2.因多音而错读
如“处(chǔ)理”而非“处(chù)理”,“强(qiǎng)迫”而非“强(qiáng)迫”。怎样避
免错读呢?①依据词性辨别。如,“处”读(chǔ)时多作动词,读(chù)时多作名词。所以,
像“处理、处罚、处世、处惊不变、处心积虑、处之泰然”等词语中的“处”都读(chǔ)。
②根据字义判断。如“强”理解为“迫使、硬要”之意时都读(qiǎng)。所以,像“强迫、
强辩、勉强、强词夺理、强人所难、强颜欢笑”中的“强”都读(qiǎng)。
另外,有的多音字常被错读是因为大家对它的某个读音不太熟悉,甚至认为它只有一
个读音,如“创(chuāng)伤”而非“创(chuàng)伤”,“尽(jǐn)量”而非“尽(jìn)量”,
“参与(yù)”而非“参与(yǔ)”。这种多音字大家可以通过查工具书先全面了解其所有的读音,
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准确记牢其各个读音。
3.因形似而错读
如,“内疚(jiù)”与“针灸(jiǔ)”的读音分辨不清,“友谊(yì)”的“谊”依据声旁“宜”
妄测而错读为(yí)。怎么避免这种错读呢?一种方法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
音。另一种方法是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如“锲(qiè)而不舍”的
“锲”到底是读(qiè),还是读(qì)。“契(qì)”的读音我们都知道,如“契约”,再记住
“锲”“契”的读音不一样,自然就会肯定其读(qiè)了。属于这种情况的常见字还有像
“缜(zhěn)密、悲恸(tòng)、绮(qǐ)丽、发酵(jiào)”等。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积累(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40 页
大小:102.5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