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东聊城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66.5KB
13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山东省聊城市 2018 年中考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城的四季各具风情.春天,徒骇河边新芽吐绿,澄清的河水荡起层层银波;夏天,东昌湖上红莲
zhàn fànɡ( )
,挺拔的乔木掩映着似锦繁花;秋天,月明风清的夜晚,古老的铁塔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冬天,hóng zhuāng sù guǒ( )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答案】 (1). 绽放 (2). 红装素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
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应注意的
字是:裹。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都主要表达
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
B. 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
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
的
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答案】A
【解析】
【详解】A.表述有误,《再塑生命的人》是表现师生之间的真情。故选 A。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和梓树,后人用“桑梓”指家乡、例如:“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赋”“比”“兴”六部分。 ( )
【答案】 (1). ①√ (2). 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能力。根据所学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①正确。②句表述错误,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4.按要求答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请在清明节、
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 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 2:端午节—
——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
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
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结
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5.按要求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②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⑤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礼记·学记》)
⑥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春意乍露,若隐
若现的美景.
⑦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爱国热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范仲
淹的拳拳心语;《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
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
⑨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美好乡村生活场景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 (1). ① 一年之计在于春 (2). ②独怆然而涕下 (3). ③ 江入大荒流 (4). 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 ⑤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6). 教然后知困 (7). ⑥天街小雨润如酥 (8). 草色遥看近却无 (9). ⑦报君黄金
台上意 (10). 提携玉龙为君死 (11). 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2). 会挽雕弓如满月 (13). 人生自古谁无死
(14). 留取丹心照汗青 (15). ⑨ 示例: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1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
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
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携,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
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 ying 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
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释】①荀罃(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 拔:攻克,攻取.③ 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 遽:迅速.
6.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公将驰之( )
②彼竭我盈( )
③皆初气过锐( )
④渐就衰竭之故( )
7. 翻译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②此善于用气者也。
8. 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 【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
C. 【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D. 【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水城的四季各具风情.春天,徒骇河边新芽吐绿,澄清的河水荡起层层银波;夏天,东昌湖上红莲zhànfànɡ(),挺拔的乔木掩映着似锦繁花;秋天,月明风清的夜晚,古老的铁塔讲述着岁月的故事;冬天,hóngzhuāngsùguǒ()的大地,润如油膏的沃土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答案】(1).绽放(2).红装素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应注意的字是:裹。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3 页
大小:66.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