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湖南邵阳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1.13MB
13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1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 28 道小题,考试时量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20 分;[来源:Zxxk.Com]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 8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 分)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
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sù 杀。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 lǎng 圆满的启示 呢?在这风云滔
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
——《朗读者》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sù(
)杀
清 lǎng( )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萧瑟.( ) 愁恼.( )
(3)“成”第五笔笔画名称是 。(1分)
朗读以上文字时语速、语调应为 。(1分)
A.平缓轻柔 B.急促高亢
【答案】(1)(2分,每空 1分)肃 朗
(2)(2分,每空 1分)sè nǎo
(3)(2分,每空 1分)撇 A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
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字形书写的能力。平时要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按照正确的笔画笔顺来书写
即可。这段文字写出对秋天的描写,不适合读的急促高亢。
【考点定位】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于戏剧人物的评论,他洋洋洒洒、鸿篇巨制几千字,令人敬佩。
B.小林滔滔不绝、倚.马.万.言.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中考!
2
D.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辨析能力。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滔滔不绝 滔滔:形容流
水不断。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与语境不符。一蹴而就,成语,作谓语、宾
语、定语。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 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
是人
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 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案段是有个总起句,第③,排除
AC.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②句与③相呼应。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错的一项是(2分)
A.《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有人用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嵌入了悼念他的挽联中,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 ,中国何人领野草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C.
《马说》《伤仲永》《醉翁亭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端午节。
【答案】B
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中考!
3
【解析】
6.古诗文默写填空。(6 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3)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做过辩证的论述,他说“ , 思而不学则
殆”。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既点明了时令又表达了 漂泊之感
和落寞之情的两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
(5)品读古代的优秀诗文,古人的高贵心灵,博大胸怀常常令人感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 折腰,回
归田园,“采菊东篱下, ”;文天祥忠心感天动地,“人生自古 谁无死? ”。
【答案】(6 分,每空 1分,错字、 漏字、错写,该空不得分 )
(1)独怆然而涕下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学而不思则罔
(4)闻道龙标过五溪
(5)悠然见南山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对于常见人生哲理的句子要多对比记忆。注意不能
出现错别字,如“怆”“涕”“罔”。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7.名著阅读。(2分)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 才变得病态,耳
聋,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 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
“梅杜萨头的乱蛇”。
① 此语段出自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文段中的“他”是 (人物)。
②文段选自的作品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答案】①贝多芬②(表现了“他”“ 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精神。(意思接
近即可)
【解析】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
②试题分析:做此类题要注意扩大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作者、作品内容、作品主题及现实意
义。阅读名著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名著内容的表面上,更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现实意义。本题根据所读
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根据题干要求,梳理有关情节,按要求摘取有关信息即可。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
8.综合实践。(6 分)
名师解读,权威剖析,独家奉献,打造不一样的中考!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1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28道小题,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来源:Zxxk.Com]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sù杀。其实,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lǎng圆满的启示呢?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在秋天这样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啊!——《朗读者》(1)根据拼音写汉字。(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3 页
大小:1.13M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