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东菏泽物理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23
999+
99+
1020KB
19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菏泽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8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1.5t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0.8m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45g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
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详解】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故 A不符合实际;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故 B不符合实际;
C.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18cm,故 C不符合实际;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45g,故 D符合实际;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
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 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不断将细管剪短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 A不符合题意;
B、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部,感到发麻,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即声音由振动产生,故 B不符合题意;
C、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 B符合题意;
D、敲击橡皮膜时,火焰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重点是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加深理解难度不大,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多练习达到熟练的程
度.
3. 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 平面镜所成
的
像是虚像
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
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
【详解】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现象,故 A错误;
B.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故 B错误,C
正确;
D. 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与物距没有关系,所以人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 D错误;
【点睛】重点是平面镜成像特征的掌握,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
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4.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距凸透镜 10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 当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距凸透镜 3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详解】A、当 u=10cm 时,u<f=15cm,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错误;
B、当 u=20cm 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B正确;
C、当 u=35cm 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 C错误;
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cm 处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增大,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故 D错误.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
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
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5. 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B. 轴承中装有滚珠
C. 运动鞋底上的鞋钉 D. . 用力握紧球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接触;变滑动为滚动.
【详解】A. 汽车轮胎划有花纹,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 A不符合题意;
B. 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摩擦来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故 B符合题意;
C. 运动鞋底上的鞋钉,是利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故 C不符合题意;
D. 用力握紧球拍,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 D不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反之减小摩擦力,另外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大
大减小摩擦力.
6.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 雪化成水
B. 湿衣服变干
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D.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
结论;
标签: #物理
摘要:
展开>>
收起<<
菏泽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详解】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不符合实际;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故C不符合实际;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故...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9 页
大小:1020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