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东泰安物理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23
999+
99+
633.5KB
18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8 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B. 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 1.8×105Pa
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答案】D
【解析】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故 A 不符合实际;
B. 标准大气压为 1.01×105Pa,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泰山山顶上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要
小一些,故 B不符合实际;
C. 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与手掌的长度相当,约为 18cm,故 C不符合实际;
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比成年人略小一些,约为 50kg,故 D符合实际;
故选 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
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A.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但物体振动时,其频率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们可能是听不到此声
音的,故 A 错误;
B.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
的
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故 B 错误;
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 C 正确;
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
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3.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色散”的是 ( )
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故 A不符合题意;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缘故,是光
的折射现象,故 B不符合题意;
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 C不符合题意;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睛】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4. 下列有关热和能
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 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答案】B
【解析】
A. 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所以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故 A 错误;
B. 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由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内能是变大的,故 B 正确;
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故 C 错误;
D.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温度、热量、内能是不太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实质是物体内分子运动的
剧烈程度;热量是个过程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
势能的总和,注意加深理解,多练习.
5.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家用保险丝熔断后,可用铁丝或铜丝代替
B. 雷雨天气可以站在大树下避雨
C. 选用插座时,所有家用电器都使用两孔插座
D. 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答案】D
【解析】
A. 铁丝或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不会熔断,所以家用保险丝熔断后,不可用铁丝或铜丝代替,故 A 错误;
B. 大树突出于地面,更容易遭受雷击,所以雷雨天气不可以站在大树下避雨,故 B 错误;
C. 选用插座时,冰箱、洗衣机等具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需要用到三孔插座,故 C 错误;D. 搬动电器前应
断开电源开关,这样用电器与电源断开,不会触电,更安全,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保险丝由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金属材料制成,当电流过大时,温度升高达到熔点时,会熔断从而
自动切断电路,而铁丝或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也不会熔断,不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故不可用铁丝或铜丝
代替保险丝.
6.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湖水结成冰B. 樟脑丸变小 C. 露珠的形成 D. 雾凇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
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
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
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
故B正确.
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
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 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 L1不亮,L2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
是( )
A. 灯 L1短路 B. 灯 L2短路
C. 灯 L1断路 D. 开关 S 接触不良
标签: #物理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答案】D【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实际;B.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泰山山顶上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要小一些,故B不符合实际;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与手掌的长度相当,约为18cm,故C不符合实际;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比成年人略小一些,约为50kg,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8 页
大小:633.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