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淮安物理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23
999+
99+
1.56MB
20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8 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能源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是( )
A. 天然气 B. 地热能 C. 太阳能 D. 风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为在燃烧时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
硫、粉尘及其他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污染,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会给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地热能、太
阳能、风能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安全清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考查的是哪些能源的利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属于基
础题目.
2. 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
声音的
A. 振幅 B. 音色 C. 响度 D. 音调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同样大小的力吹,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基本相同;而试管中的水量不同,导致试管内空气柱的
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故选 D.
【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3.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其运动无
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所以,一般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分子运动结果,故
A不符合题意;美味佳肴香气扑鼻,是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 B不符合题意;
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C符合题意;用鼻子嗅气味可以鉴别物
质,是因为物质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打开时可以嗅到气味,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运动,无论是那种状态,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要把它
与物质运动区别开来,注意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
4. 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与题目要求相对应从而确定答案。
【详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B.土地干涸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
C.“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
D.湖水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凝固形成的。
故选 C
。
5.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
B. 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
C. 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
D. 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也受重力作
用,故 A错误;
B.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会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故 B正确;
C.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情况下物体都有惯性,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人具有
惯性仍保持原来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故 C错误;
D.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是速
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考查了惯性现象、运动和力的关系、平衡力的判断及重力的存在,是一
道力学的综合题,需要正确、全面理解基本规律.
6. 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 ,
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A不符合题意;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
故B不符合题意;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不符合题意;反复弯折
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符合题意,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区分时需要注意,做功是能量的
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7. 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成的像是虚像
标签: #物理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能源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加剧的是()A.天然气B.地热能C.太阳能D.风能【答案】A【解析】【详解】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为在燃烧时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及其他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污染,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会给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地热能、太阳能、风能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安全清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考查的是哪些能源的利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属于基础题目.2.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20 页
大小:1.56MB
格式:DOC
时间: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