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州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78.5KB 8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5 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积累与运用(32 )
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 5)(10 )
(1)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6)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7 )
汀州至宋代已成为客家人聚居的最大城市,其繁华的程度是: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深锁
济川桥  随着推移的历史 , 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到达广东,甚至漂洋过海
无论走多远,身在何方,客家人的印记总是伴随着子孙后代。千年汀江水 bǔ(  )育了勤劳的
客家人,坚固的城墙却     (A.坚持 B.坚守)了一种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首府繁华
得有点朴实,也许由迁徙(  )的性格构建而成的城市注定了没有帝都省城的大气。这座繁
华一时的客家首府在崇山峻岭的包围中,像是做了一个     (A.穿越 B.)时空的
深沉的梦,一梦醒来,汀水依旧。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 )
bǔ(  )育  迁徙(  )
(2)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   (填写字母)(2 )
(3)在文中的“  ”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1 )
(4)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 )
随着推移的历史,客家人又沿着汀江流域不断向外迁徙。
:
3.综合性学习。(9 )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
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
【提信息】(1)以下是学生收集到的三则相关材料,请从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3 )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
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
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
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支撑,让享誉
全球中国制造优质制造。”
 历史,,故宫
奇观的工匠,这说中华民族基因里,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8个工匠,
的工,了工:师孟APEC
和美,高凤林火箭焊心脏,顾秋亮装配载
人深潜器……
:
  【品对(2)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
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和美精自细琢来”的对联。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副对联的妙处。
(答出两点即可)(3 )
:
言心声(3)听了孟剑锋的演讲后,李文同学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
反对。假如你支持李文,何劝说他的父母?请写出你说的(3 )
:
4.名著阅读。(6 )
(1)阅读下面的寓言,并写出寓意(2 )
衔肉
狗衔着一块肉,望见自己在水,为是外一只狗衔着一更大的
放下自己块肉,那块结果,块肉都没有了:,为本来就没有,
被河走了。
(选自《伊索寓言)
寓意: 。
(2)结合《西游记》选,完成文后题目。(4 )
唐僧见他(行者)言言语语,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袱内取出纸笔,涧下取,
磨墨,了一纸贬,者道:猴头!!!相见,
阿鼻地狱!
(选自第二十七回尸魔戏唐 圣僧王》)
唐僧因何事写下“?(2 )此绝情,空后来又因为什么回唐僧身边,
经路?(2 )
:
二、阅读(48 )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 58题。(13 )
蒙骜伐魏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陵君陵君畏,
肯还,诫门下曰:魏使通者死!莫敢谏毛公薛公见陵君曰:所以重
诸侯者,徒以也。魏急子不,旦秦人克大,夷先王之宗庙,子当何面目
下乎!语未卒,陵君色变,驾还魏魏王陵君,为上将军陵君使求援
诸侯诸侯闻陵君复魏将 , 皆遣兵救魏 陵君率五之师败蒙骜,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
[] 蒙骜(ào):国大都、:名。:体恤,顾惜(cù):催促:
着……的手。
5.下列加点词。(3 )
(1)帅师伐魏    
(2)以有魏也    
(3)蒙骜遁走    
6.下面句中的“”与“魏师数败”中的“意义相同的一(3 )(  )
A.夹岸数百步  B.历历数也  C.苏以数谏故  D.数月之
7.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
(1)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
(2)诸侯闻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
8.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功救魏(3 )
:
()阅读下文,完成 911 题。(13 )
”在我国户晓,但其精髓究竟什么,
要。:礼之,(语》)意思是说的运用、”为最,
和谐目标结合当今实,为“”的要义可以概括,各得其
反映了我国人对宇宙的深刻认识,天地物均由多种成
一定关系共处,成有机一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人们就宇宙
物存在于“”的状态,没有“”就没有世界,没有一切事物在。这种认识
,我国人得一个: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最高目标
”是多种成分共生共荣有机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各种成都有,
与其分形密切,的“”发一定用。各种成置恰,
,”的状态能够保;何一种成和作用不,的“”就会
破坏此可见,一种成它应在的,有的,这就是各得其
各得其、各,应遵循而不原则子说:而不,
而不,就是与多化是理的,否认一致是不
理的;求和,不是一。一的体内,各成
分均在的权利价值;互尊,各方利益,想、
等。
各得其、各,应遵循无过无不原则。过都会破坏”的
,正所“过”。烹饪,各种水、,分量都有一定,做到
无过无不,出美味佳肴,在人关系,权利和义责任回报都要平衡
,只讲义忽视权利;负责任或,
”的破坏因此,一个人都需认清自己应处,理个体和谐
关系
各得其不是求进取,而是尽职尽责尽力,,
不推诿塞责志存远、意进取,应该鼓励;碌碌无为、,对。这个意义
,不想当的士不是”是正确的。但样重要的是,当一就要于其,
职责;想当却不的人,但不成为,也不是一
。为,应把志存远、意进取于其尽职尽责有机结合来。
说的各得其、各仍然有积极意义。构建义和谐,要国
摘要:

2015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与运用(32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10分)(1)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4)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6)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7分)汀州至宋代已成为客家人聚居的最...

展开>> 收起<<
2015福州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doc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8 页 大小:78.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