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徐州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23 999+ 99+ 1.17MB 13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1
2017 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11.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B.酸雨的 pH<5.6
C.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 D.用淘米水浇花
【分析】根据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造成的污染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说法正确;
B、当雨水中溶解较多 SO2或氮氧化物时,溶液呈酸性,pH5.6,就形成酸雨,说法正确;
C、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做法错误;
D、用淘米水浇花,可节约用水,做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隔绝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
可燃物.
【解答】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不合理
B、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合理;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是提供充足的氧气,合理;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是隔绝氧气灭火,合理.
2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灭火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B.向馒头片表面滴加碘水,出现蓝色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D10mL 酒精与 10mL 水混合后,体积等于 20mL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B、淀粉遇碘变蓝色,馒头中富含淀粉,向馒头片表面滴加碘水,出现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10mL 酒精与 10mL 水混合后,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
间隔,体积小于 20mL,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淀粉遇碘变蓝色、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
的关键.
14.食醋中含有 3%5%的乙酸(CH3COOH),乙酸又称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食醋可以区分纯碱和食盐 B.食醋能使红色石蕊试变蓝色
C.乙酸于有高分子化合物 D.乙酸中氢元素的质数最
【分析】
A、根据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酸能使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
3
C、根据乙酸的相对分子质进行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子质量×原个数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酸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以使用食醋可以区分纯碱和食盐,故 A正确;
B、酸能使色石蕊变红色,以食醋能使红色石蕊试变红色,故 B错误;
C、乙酸的相对分子质12×2+4×1+2×16=60,不于有高分子化合物,故 C错误;
D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2=618,可见乙酸中氧元素的质
数最大,故 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问题的能力.
15打飞机 C919 机壳采用了进的铝锂金材料。已知金属锂Li)的活动比铝强。下列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A铝锂金硬度大,度小 B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
C能与盐酸反应出热,生成 D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Li2OLi +2
【分析】
A、根据合的性能和飞机外壳材料的要分析;
B、根据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的特性分析;
C、根据活动性分析;
D、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
【解答】
解:A题意可产大飞机 C919 机壳采用了进的铝锂金材料,说明了铝锂金硬度大、
度小.故 A正确;
B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耐腐蚀,故 B正确;
C题意可Li)的活动比铝强能与盐酸反应出热、生成气,故 C正确;
D、在 Li2O中,于氧显-2 价,可推出 Li +1 价,故 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要考查了金属以及合知识,难度不大,根据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可.
16.碳酸铵是白色体,在生产生用广它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
NH4HCO3NH3+H2O+CO2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A.碳酸铵要密封阴凉干燥处
B.加热碳酸铵时,白色体会逐渐消
C.食品工业上常用碳酸作膨松剂
D.碳酸铵与混合用能提高肥效
【分析】A、根据题意,碳酸铵热稍微受热就能快速分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酸铵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酸铵分解生成气、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标签: #化学

摘要:

1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11.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B.酸雨的pH

展开>> 收起<<
2017年江苏徐州化学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doc

共13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3 页 大小:1.17MB 格式:DOC 时间:2025-09-2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