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23
999+
99+
723.16KB
13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 分)
1. 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下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延边朝鲜族刺绣 B. 四平市葫芦雕刻
C. 伊通县钩针编织 D. 吉林市缸窑烧造
【答案】D
【解析】
【详解】A、延边朝鲜族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四平市葫芦雕刻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伊通县钩针编织过程中只是物体的编排方式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吉林市缸窑烧造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 D。
2. 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引起酸雨,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B、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淘米水 B. 加碘盐 C. 蒸馏水 D. 不锈钢
【答案】C
【解析】
【详解】A、淘米水中含有多种杂质和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中只有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4. 规范
的
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固体药品取用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配制溶液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
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错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错误;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错误。
故选 B。
5.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铅笔芯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
C. 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
D.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墨具有深灰色、质软,可用于生产铅笔芯,故说法不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作净水剂,故说法正确;
C、干冰升华吸热,能降低温度,可用作制冷剂,故说法正确;
D、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说法正确。
故选 A。
6. 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合理的垃圾分类、有效的垃圾回收与利用必不可少。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废弃塑料回收利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B. 废弃电池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
C.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
D. 生活垃圾露天焚烧能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D
【解析】
【详解】A、废弃塑料回收利用,可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选项正确;
B、废弃电池含有毒物质,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污染,选项正确;
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保护环境,选项正确;
D、生活垃圾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选项错误。
故选 D。
7.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 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 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左图中分子数目发生变化,选项错误;
C、由图知,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左图中生成二氧化碳,右图中生成一氧化碳,生成物的种类不相同,
选项正确;
D、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选项正确。
故选 B。
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是解决人类社会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发生如下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标签: #化学
摘要:
展开>>
收起<<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下列项目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延边朝鲜族刺绣B.四平市葫芦雕刻C.伊通县钩针编织D.吉林市缸窑烧造【答案】D【解析】【详解】A、延边朝鲜族刺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四平市葫芦雕刻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伊通县钩针编织过程中只是物体的编排方式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吉林市缸窑烧造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3 页
大小:723.1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