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19
999+
99+
125.98KB
18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机密★启用前
2024 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 1页至第 4页,第
Ⅱ卷为第 5页至第 8页。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
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
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11 题,共 29 分。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9 分。1~4小题,每题 2分;5~11 小题,每题 3分)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鉴赏(jiàn) 丰饶(yáo) 鞠躬尽瘁(cuì)
B. 娴熟(xián) 飘逸(yì) 气冲斗牛(dòu)
C. 斟酌(zhuó) 停滞(zhì) 戛然而止(gá)
D. 坍塌(tān) 伫立(zhù) 栩栩如生(xǔ)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丰饶(yáo)——ráo;
B
.
气冲斗牛(dòu)——dǒu;
C.戛然而止(gá)——jiá;
故选 D。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借助虚拟的数字空间开展年俗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数字空间的年俗活动虽以虚拟形式
呈现,但其_________的共通情感和文化认同却是真实而深沉的,而且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更灵活,
更贴近当代审美,因而备受_________。这种当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_________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
的道理。
A. 装载 吹捧 印证 B. 承载 青睐 印证
C. 装载 青睐 印记 D. 承载 吹捧 印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第一空,“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装载”指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资)。此处与“共通情感和文化认
同”搭配,用“承载”更合适,强调数字空间年俗活动能够承受这些情感和认同;
第二空,“青睐”指用正眼相看,指喜爱或重视,“吹捧”指吹嘘捧场,多含贬义。此处说数字空间年俗
活动备受喜爱,用“青睐”更恰当;
第三空,“印证”多为动词,指证明与事实相符,“印记”是名词,指痕迹。此处说这种双向奔赴证明了
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道理,用“印证”更恰当;
故选 B。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③我
国气候类型复杂,气候风险交织,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有待增强。④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D.第④句中“推进”与“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推进相关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水平”改为“推进相关治
理体系建设,提高治理水平”。
故选 D。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诸葛亮□诫子书□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
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宁静”则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面对外界的诱惑,唯有固守
本心,以淡泊为桨,以宁静为帆,才能不为名利所绊,行稳致远。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及使用。
第一、二处,“诸葛亮诫子书云”中的“诫子书”是一部作品,应用书名号;
第三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完整的,而且被独立地使用,故句号应在引号内;
第四处,“‘淡泊’是一种看淡财富和名利的态度,一种不为外界诱惑的品质”和“‘宁静’则是一种精
神状态,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中间用分号隔开。
故选 C。
(二)诗词鉴赏
5. 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开篇两句以问答形式,写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 第四句写泰山割开了“昏”“晓”两个天地,“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 五、六句描写静景,勾勒出一幅层云生起、飞鸟归林的画面,此景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
D. 最后两句写诗人决心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出诗人的远大志向和广阔胸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五、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是动态之景,而非静景。这两句写的是山中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翩翩归鸟,所以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泰山景
色的热爱,并非触发了诗人的归隐之情;且联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知,作者由望岳而生登临
峰顶之意愿,表达了 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故选 C。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
胡帆陈海伦
摘要:
展开>>
收起<<
机密★启用前2024年天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卷共11题,共29分。一、(本大题...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8 页
大小:125.9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