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19
999+
99+
126.82KB
19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泸州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Ⅰ至 6 页,第Ⅱ卷 7 至 8 页。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 2B 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 63 分)
一、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5 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1号工位,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六号飞行全过程约 53 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
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 11 个飞行阶段
组成。
②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盆地。南极—艾特
肯盆地是整个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大撞击坑之一,被公认为月球上最大、最古老和最深的盆地,是月壳演化
三个独立的地体之一,可能保存了月球上古老的岩石。而阿波罗盆地是南极—艾特肯盆地中最大的艾肯纪
峰环盆地,其挖掘深度最深,整体的月壳厚度很薄,可能挖掘到月壳甚至月慢的深部物质。在这里采集样
品并进行分析研究,将填补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开启月球正面与背面的演化差异、电磁场演化
和地球大气演化等重要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对月球科学新突破具有独特的价值。
③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研制人员为
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样策略,
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同时,还为着陆上升组合体量身设计了自主月面工作状态设置、
自主定位、应急自主采样和自主起飞等功能,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因为潮汐锁定,月球只有一
面对着地球,嫦娥六号要到月球背面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中继通信链路,才能实现与地面的正常通
信。今年 3月20 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搭建起地月之间“通信桥梁”。
④嫦娥六号任务还开展了务实的国际合作。探索浩瀚宇宙是人来的共同梦想,发展航天技术是人类的
共同事业。本次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同步开展月球研究,
推动航天事业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选自《科技日报》2024 年 5 月 4 日,有删改)
材料二
①继2020 年11 月24 日护送嫦娥五号探测器奔月后,本次长五火箭再次执行深空探测任务,准确将
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
9
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成功率达
100% 。
②地月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为了让嫦娥六号在奔月路上少用点“力气”,减少它用于修正轨道的推
进剂消耗,这就需要火箭入轨的窗口窄、精度高。为了确保火箭准时发射,型号团队应用“窄窗口多轨
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天、每天50 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 10 条奔月轨道,提高发射概率和可靠
性。
③嫦娥六号探测器需要进入近地点 200 公里、远地点约 38 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对火箭的运载
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嫦娥六号探测器比嫦娥五号重了约 100 公斤,为了满足“乘客”的要求,设计人
员对箭上产品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和工艺改进,成功帮助火箭“瘦身”,将长五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
力提升了 100 公斤。
④海南文昌的夏季潮湿闷热,房间里的除湿机工作一天就能积上一大盒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研究
人员在发射场坚守了半年多,成功将长五遥六、遥七、遥八火箭“三兄弟”先后送入太空。“2023 年10
月15 日出发时,我们的任务就是‘三连发’,绝不能掉链子,我们也正好借这个机会,把长五火箭的总
装工作再次改进提高。”研究人员语气坚定地说。
⑤此外,型号团队还显著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发射场流程也持续优化,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 60
天缩减到43 天。研究人员表示,长五遥八火箭与遥五火箭相比,开展了近 160 项技术改进,并将力争在
未来的发射中,进一步压缩发射场的工作时长。
(选自《北京日报》2024 年 5 月 4 日,有删改)
1.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 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中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探究两则材料中科技工作者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并联系实际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1.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飞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嫦娥六号在月
背采样的技术突破;嫦娥六号开展的国际合作任务。
2.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任务的成功率之高。
3. 示例:我国航天等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精神。我要
向他们看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怕困难,为将来报效祖国不断奋斗。(能提到“不怕困难、勇敢
拼搏、按照计划踏实前行、不断创新、甘于奉献”等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概括。
要求简要概括材料一介绍的内容。材料一是围绕嫦娥六号探测器的任务进行说明的。
结合第①段“嫦娥六号飞行全过程约53 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
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 11 个
飞行阶段组成”可概括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飞行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结合第②段“此次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阿波罗盆地”,可
概括为:嫦娥六号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地点;
结合第③段“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研制
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和采
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可概括为:嫦娥六号在月背采样的技术突破;
结合第④段“嫦娥六号任务还开展了务实的国际合作”“本次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欧空局、法国、意大
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同步开展月球研究,推动航天事业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可概括为:嫦娥六
号开展的国际合作任务。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材料二第①自然段中“这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第 9 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成功率达100%”,句中的“第
9 次”“100%”是具体的数字,长征系列火箭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不仅次数多,而且每一次都完全成功。
这个句子真实、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长征系列火箭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的成功率之高。
【3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结合两则材料,概括科技工作的精神来谈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结合材料一第③段“月背采样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突破许多技术难点。
研制人员为嫦娥六号采样封装分系统进行了多项升级,针对月壤特性设计了适应月球背面采样的控制算法
和采样策略,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材料二第③段“设计人员对箭上产品进行了多
项优化设计和工艺改进,成功帮助火箭‘瘦身’,将长五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 100 公斤”,
可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要突破很多新的技术难点,科技工作者不怕困难,攻克了很多难关;
结合材料二第②段“为了确保火箭准时发射,型号团队应用‘窄窗口多轨道’发射技术,为火箭在连续两
天、每天 50 分钟的窗口内,设计了 10 条奔月轨道,提高发射概率和可靠性”、材料二第⑤段“型号团队
还显著提升了火箭的可靠性。发射场流程也持续优化,由发射嫦娥五号时的近60 天缩减到 43 天。研究人
员表示,长五遥八火箭与遥五火箭相比,开展了近160 项技术改进,并将力争在未来的发射中,进一步压
缩发射场的工作时长”,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摘要:
展开>>
收起<<
泸州市二○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Ⅰ至6页,第Ⅱ卷7至8页。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①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六号飞行全过程约53天,由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9 页
大小:126.8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