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3.0
2025-09-24
999+
99+
621.71KB
9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24 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 30 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2024 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
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图一 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
图二 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
图三 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
A. 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 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 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2.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
法。”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
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材料描述的是刘邦夺取天下的( )
A. 目的 B. 原因 C. 过程 D. 影响
3. 绘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直观表现。赏析下面两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艺上( )
《女史箴
图》(局
部)
作者:顾恺之(东晋)
作品风格:线条优美活
泼,注重人物神态
的
刻
画,以形写神,用笔细
劲连绵,富有个性。
《送子天王
图》(局
部)
作者:吴道子(唐)
作品风格:吸收顾恺之的画
风,注重线条,笔法简练;又
改革传统线描法,融入晕染法
的立体效果,颇有动感。
A. 生动描绘了宫廷女官的生活B. 表现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C. 细腻表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D. 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
4.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40 多万平方千米,有数
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仓窖遗
址可用于研究隋朝( )
A. 国家统一的条件B. 政治制度的创新
C. 商业发展的水平 D. 财政经济的状况
5. 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此采取的举措中与“制其钱谷”相符的是( )
A
.
设置枢密院 B. 设立通判 C. 设置转运使 D. 设立市舶司
6.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走近明清遗迹·感知民族交融”这一主题,准备在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请为其
选一幅合适的配图( )
A. 唐蕃会盟碑 B. 敦煌莫高窟C. 台湾赤崁楼 D. 新疆伊犁将军府
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
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
思潮”的主张是( )
A. “师夷长技以自强”B.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8. 1929 年12 月底,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
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
治工作。这次会议是( )
A. 八七会议 B.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 古田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9. 数据分析是历史学习常用的重要方法。小华同学收集了一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战的数据。这些数
据表明( )
A. 全民族团结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援助
C. 中国抗战是近代以来抗击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 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10. 1984 年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城市经济体制
改革全面展开。同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 14 个沿海城市。这说明( )
A. 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了示范B. 改革开放呈现“点线面体”的格局
C.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
九年级(1)班同学以“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为主题,制作了相关知识图谱,请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项目 发展演变
路线范围
陆、海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
欧、亚、非三大洲—→欧、亚、非、美全球航路
交通工具
动力:自然力→机械力
工具:骆驼、帆船→蒸汽轮船、火车
重要人物
中国:张骞、郑和等
世界:哥伦布、麦哲伦等
标签: #历史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图一彩绘龙纹陶盘(山西陶寺遗址)图二玉猪龙(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图三玉龙(安徽凌家滩遗址)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2.《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还记载,高祖...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9 页
大小:621.7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