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 (解析版)

3.0
2025-09-24
999+
99+
298.58KB
11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 70 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
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
1. 距今 8000 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
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 处于旧石器时代 B. 形成了早期国家 C. 出现了定居生活 D. 产生了贫富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距今 8000 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
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可知,当时该地区出现了定居生活,C项正确;处
于旧石器时代说法错误,题干上兴隆洼遗址反映的是原始农耕文明时期,排除 A 项;;形成了早期国家与
题意不符,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内蒙古兴隆洼遗址的定居生活,排除 B 项;产生了贫富分化与题意不符,题
干中未涉及贫富分化的信息,反映的是定居生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 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 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 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
得
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
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
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因此,表中措施顺
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 项正确;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各诸侯国的变法措施,分
封制逐渐瓦解,排除 A 项;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实现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排除 B 项;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说法错误,不涉及瓦解封建社会秩序,维护的是封建社会制度,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
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休养生息 B. 尊崇儒术 C. 盐铁专卖 D. 版图拓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
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
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最终西汉初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
盛世局面,A 项正确;尊崇儒术与题意不符,尊崇儒术是汉武帝时期加强思想大一统的措施,题干反映的
是文景之治,排除 B 项;盐铁专卖是汉武帝加强大一统经济上的举措,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文景之
治,排除 C 项;版图拓展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版图拓展的信息,反映的是文景之治时期人们的安居乐
业,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
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 )
A. 科举取士制度 B. 三省六部制度 C. 藩镇割据现象D. 重文轻武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贞观”“中书”“门下”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可知,贞观时期推行
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 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 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B项
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没有提及科举制,排除 A项;藩镇割据现象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
与“贞观年间”不符,排除 C项;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排除 D项。故选 B项。
5. 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
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这( )
A.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B. 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 D. 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
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元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
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保进作用。元朝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因此,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
交流,A 项正确;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经济重心南移的信息,反映的是,陆上
和海上丝绸之路不同时期的影响,排除 B 项;实现了美洲高产作物的传播与题意不符,题干未出现美洲作
物传播的信息,排除 C 项;奠定了驿站制度的基础与题意不符,题干不涉及元朝驿站的设置,反映的是陆
上海上丝绸止呕的积极影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 乾隆年间,汪中主张给予未成婚而守节的女子改嫁自由,纪昀反对以严苛态度处理妇女和家庭问题,曹
雪芹通过《红楼梦》讴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这说明当时( )
A. 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 市民文化广受欢迎
C. 封建道德礼教受到冲击 D.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乾隆年间,汪中主张给予未成婚而守节的女子改嫁自由,纪昀反对以严苛态度处理妇女
和家庭问题,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讴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可知,这说明封建道德礼教受到冲
击,C 项正确;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说法错误,清朝时期还没有男女平等的观念,排除 A 项;市民文化
广受欢迎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市民文化,反映的是《红楼梦》的文学立意,排除 B 项;君主专制空前
强化与题意不符,题干不涉及君主专制强化的信息,反映的是封建道德礼教受到冲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
大对华投资,1902 年投资总额达 15 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 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 B.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 D. 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
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 年投资总额达 15 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 5至8倍。”结合可
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主要的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方列强经济侵
略的加剧,D 项正确;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与题意不符,题干未涉及洋务运动失败的信息,反映的是西
方列强的资本输入,排除 A 项;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与题意不符,题干中反映的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资
本输入,排除 B 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与题意不符,题干未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信息,反映的资
本输出加剧,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抗战时期,“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华北平原上的一户人家写下对
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抗战到底”。这( )
A. 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B.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C. 反映了中华儿女血战到底的决心D.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
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抗战到底”可知,中国人民的进行的抗战行动,充分反映了中华儿女血战到底的决
心,C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 A项;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淞沪会战打破了
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D项。故选 C项。
9. 下图是1956 年的一幅宣传画,描绘了纺织工人生产的场景。该作品( )
标签: #历史
摘要:
展开>>
收起<<
历史试题(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A.处于旧石器时代B.形成了早期国家C.出现了定居生活D.产...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1 页
大小:298.58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