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24
999+
99+
2.16MB
18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24 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
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城内相应的位置;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城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
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东南地区”“干栏式建筑”“禾本科植物”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
7000 年
的
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住宅是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种植水稻,C项正确;元谋
人遗址在西南地区,排除 A项;北京人遗址、半坡遗址都在北方地区,排除 BD 项。故选 C项。
2. 殷墟考古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还有玉石料、陶范、原始瓷器、王墓和贵族墓葬等丰富的文化遗
物,这些考古发现( )
A. 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历史 B. 确立了商朝的信史地位
C. 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有宝贵价值 D. 体现出高超的青铜工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殷墟考古发掘出大量刻有文字的甲骨,还有玉石料、陶范、原始瓷器、王墓和贵族墓
葬等丰富的文化遗物”可知,甲骨文及大量的玉石料、陶范、原始瓷器等,能够充分证明商朝的真实性,
B项正确;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排除 A项;我国历史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排除 C项;
题干信息未涉及青铜工艺的相关信息,排除 D项。故选 B项。
3. 里耶秦简绝大多数写于秦统一以后,其中 8—461 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
本的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内容。“8—461 号木方”记载内容中的“统一”( )
A. 推动思想文化发展到高峰B. 结束了长期以来争战混乱的局面
C. 促使国家财政有很大改善D.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8—461 号木方记载了秦统一文字形体和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格式,程序、文体、
称谓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灭六国并统一全国后,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的
格式,程序、文体、称谓等,这有利于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D项正确;
材料所述秦统一文字,统一官府文书、法律文本格式、程序等的统一有利于适应专制统治,不会推动思想
文化的高度发展,排除 A项;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以来战争混乱的局面,而不是材料所述文字、
文书等的统一,排除 B项;材料内容体现了秦统一后文字、官府文书、法律文本等的统一,与财政改善无
关,排除 C项。故选 D项。
4. 汉武帝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国策由“无为”转为“有为”。下列能体现其政治“有为”
的是( )
A.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B. 实施了“推恩令”
C.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 统一铸造五铢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汉武帝”“政治”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
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
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秦始皇时期创立了中央集
权制度,排除 A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思想措施,排除 C项;统一铸造五铢钱是经济措施,排除 D项。
故选 B项。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小麦进一步扩种,加之面粉发酵技术的成熟以及石转磨的普及,麦食地位不断提升,
胡汉融合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显现。下列文献中最早记录该时期麦类作物栽培和麦食生产加工的是(
)
A. 《兰亭集序》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D. 《农政全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农、
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的思想,B项正确;《兰亭集
序》是书法作品,排除 A项;《天工开物》《农政全书》都是明朝的著作,时间不符,排除 CD 项。故选
B项。
6. 观察下面的历史思维导图,与之最相符的主题是( )
A.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 宋代经济与科技文化
C. 宋元科技与中外交通D. 明清科技与对外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开始于南宋,火药在唐末
开始运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海上丝绸之路达到
鼎盛是在元朝时期。因此,与之最相符的主题是宋元科技与中外交通,C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
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无关,排除 A项;图示中的科技文化不仅与宋代有关,还涉及元朝,排除 B项;图中
科技发明和中外交通涉及的主要朝代是宋元时期,与明清时期无关,排除 D项。故选 C项。
7. 蓬莱戚继光纪念馆现有戚家刀、倭寇盔甲、太平抗倭图等文物 50 多件,珍贵文献影印图 80 多份,原比
例仿制战车、狼筅等各类展品 200 多件。其所承载的反侵略战争( )
A. 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B. 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C. 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台湾D. 促使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 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
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B项正确;为人类
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是郑和,排除 A项;从荷兰殖民者的手中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排除 C项;促使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的是康熙帝,排除 D项。故选 B项。
8. 就西藏地区而言,清朝政府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手段,以下能为其提供实证的是( )
A.兵马俑军阵B.宣政院印C.锦衣卫印D.金奔巴瓶
标签: #历史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烟台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城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城外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8 页
大小:2.16M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