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24
999+
99+
256.46KB
11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扬州市 2024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4 页,满分为 5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考试形式为开
卷。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
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
号。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
本人是否相符。
4.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
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
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
的答题栏内。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5 分)
1.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为此,他(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C.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D.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唐太宗认为各民族没有什么不同,‘盖德泽洽,四海可使如一家’。”结合所学可知,唐
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各少数民族的爱戴,有“天可汗”的称号,D项正确;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
制度,排除 A项;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排除 B项;隋炀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排除 C项。故选 D
项。
2. 观察下图清代顺治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可知当时( )
A. 农业稳步发展 B. 苛捐杂税繁重 C. 官僚机构臃肿 D. 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清朝顺治年间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增长,说明农业稳步发展,A项正确;
耕地面积的增加与苛捐杂税繁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B项;官僚机构臃肿与耕地面积无关,排除 C项;
题干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 D项。故选 A项。
3.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击
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他们的英勇行为( )
A. 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B. 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C. 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D.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
时仍然继续开炮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可知,黄海海战中,致远、经舰、定
远、镇远等舰官兵英勇抗敌,不畏牺牲,B项正确;黄海海战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海战,与英军无关,排除
A项;公车上书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排除 C项;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排除 D项。
故选 B项。
4. 1918 年,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白话文杂志,提出“批评的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词”三项原则。
该杂志( )
A. 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B. 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C. 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D. 响应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18 年,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白话文杂志,提出‘批评 精神、科学的主义、革新的文
词’三项原则。”结合所学可知,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D项正
确;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排除 A项;辛亥革命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排除 B项;《新青
年》率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排除 C项。故选 D项。
5. 1940 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封
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 )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40 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
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 100 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
攻,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
伪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
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均发生在 1937 年,排除 AB 项;武
汉会战发生在 1938 年,排除 C项。故选 D项。
6. 1949 年10 月,《人民日报》报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
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报道( )
A. 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C. 宣布世界和平得以实现D. 表明了土地改革已经全部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
政府。”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B项正
确;西藏和平解放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 A项;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排除 C
项;土地改革完成于 1952 年底,排除 D项。故选 B项。
7. 下图是李可染以 1950 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畅游北海公园为素材创作的画。该画作弘扬了( )
A. 尊重劳动的风尚 B. 严谨治学的态度C. 开天辟地的精神 D. 敢闯敢试的勇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50 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畅游北海公园为素材”可知,图片信息突出了对工农兵
劳动模范的尊重,A项正确;劳动模范与严谨治学无关,排除 B项;开天辟地的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有关,排除 C项;敢闯敢试的勇气与改革开放有关,排除 D项。故选 A项。
8. 1971 年10 月,有新闻媒介评论道:“中国是在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
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该评论意在赞扬中国( )
A. 支援朝鲜军民抗击侵略 B. 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
C. 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D.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1 年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
重大胜利,D项正确;支援朝鲜军民抗击侵略在1950-1953 年,排除 A项;推动万隆会议取得成功在1955
年,排除 B项;形成了全方位外交布局在改革开放后,排除 C项。故选 D项。
9.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次党的会议周年纪念封(局部)。该会议( )
标签: #历史
摘要:
展开>>
收起<<
扬州市202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4页,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1 页
大小:256.46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