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

3.0 2025-09-24 999+ 99+ 474.2KB 14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24 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本试题卷共 6 页。时量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2B 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A. 种植技术 B. 制陶技术人面鱼纹彩陶盆 C. 凿井技术 D. 纺织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彩陶盆”可知,该文物说明当时的半坡人已掌握制陶技
术,B 项正确;种植技术是农业方面与题意无关,题干反映的是半坡人掌握彩陶制作技术,排除 A 项;题
干反映的是制陶技术不是凿井技术,排除 C 项;纺织技术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了半坡人掌握了彩陶制作
技术,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
之一。这推动了( )
A. 八王之乱的爆发 B.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阴,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
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时期,北人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项正确;八王
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的皇族内乱,不符合北人南迁的题意,排除 A 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题意不符,
题干反映的是西晋的历史,西晋是三国后的短暂统一的政权,排除 B 项;题目材料没涉及北方农业技术
进步的信息,反映的是北方人南迁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在明朝朝廷心目中,声望好像比贸易更重要,异域臣服比外来的物质更重要。”材料
意在说明西要目的是( )
A. 展贸易 B. 获取财富 C. 宣扬D. 增长见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在明朝朝廷心目中,朝的声望好像比贸易更重要,异域臣服比外来的物
质更重要。”可知,材料意在说明西要目的是:宣扬,C 项正确;开展贸易与题意不
符,题干材料未涉及统治者展贸易的目的,排除 A 项;获取财富与史不符,西的目的是宣扬
不是获取财富,排除 B 项;增长见识与题意不符,题干材料未涉及增长见识的信息,反映了宣扬
的目的,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4. 某同学在自过程中,整了相关笔如图)。据此判断在学中国古代的( )
A. 文学B. 民族政策 C. 技成D. 政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史制”“三省六部制”“省制”“内阁反映的是中
古代政治D项正确;文学术与诗歌、书绘画等有关,排除 A项;民族政策主涉及周边
民族,排除 B项;技成作、发明方面,排除 C项。故选 D项。
5. 19 世纪 40 年,中国的关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失去了保本国工、农、业生的作
用。出这一后因为政府被迫了( )
A. 约》 B. 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 世纪 40 ,中国的关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失去了保本国工、
农、业生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1842 8,清政府被迫国签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丧权
国的不平--英《约》约》内容:英商进出口应纳税款必须经过
协议因此,出这一后因为政府被迫约》,A 项正确;约》是 1860
年签的,与题意不符,排除 B 项,《马关条约》是 1895 年签的,与 19 世纪 40 年不符,排除 C 项;
《辛丑约》的时是 1901 年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6. 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用“国文学”取代贵族
学”。由此可知,胡适陈独秀希望( )
A. 保留文学 B. 科举C. 普及白话D. 清王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时1917年”、“国文学”、人物胡适陈独秀,可以判定描述化运
动。1917 ,胡适《新青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由此可知
胡适陈独秀希望普及白话文,C项正确;化运提倡新文学、反对文学,保留文学与史
符,排除 A项;1905 年科举制,与题意中反映的化运动不符,排除 B项;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
,推了清王朝的统治,与题意中化运动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1945 年 8 毛泽东离安前说:“由于们的量,国的人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国的干
四个条,这次去是可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 )
A. 重庆 B. C. 西安 D. 广州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目1945 年 8 以判断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是:打败西,考和平国的
大事根据题目内容以判断毛泽东分析的是参加重庆谈判该事,A 项正确;材料可知,
泽东此行参加重庆谈判,目的地是重庆,南、西安、广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8. 某同学准写一于张謇的人物传记下列拟传记标当的是( )
A. “反清英雄第一人” B. 革命行者 C. 中国近代铁路D. 状元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可知 19 世纪十年,中国民族资主义产生。甲午日战争后,国人纷纷
、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状元实家张謇主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
乡创办大生纱厂动了很多中国人上“国”,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可知,“反清英雄
一人”是秀全,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可知,革命行者,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
知,中国近代铁路,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9. 1955 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决策来等代表参加主义
破坏的阴矛盾、分来提出了“求”的方进了满成。这
( )
A. 了中国国的结合作 B. 了不结动的正成立
C. 恢复中国在合国的合席位 D. 形成了的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可知,1955 年,中国代表参加西开的
。这是次没有西方民主义家参加上,一代表由于受帝主义
,当中国代表的面攻击产主义怀疑中国对颠覆动。主义破坏的阴
矛盾、分来提出“求”的方进了满成。中国代表团还积极
交往,与很多代表举行会晤国的结与合作,A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
可知,不结动的正成立时是 1961 年,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可知,恢复
国在合国的合席位是 1971 年,排除 C 项;根据所学知可知,形成了的对局是
1992 年,这是对描述,不是,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 放以来我城镇居民家电器数量表》。该反映了国改后( )
单位台/百户
1985 年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标签: #历史

摘要:

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本试题卷共6页。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题卷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相关信息;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6.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

展开>> 收起<<
2024年湖南省中考历史真题(解析版).docx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4 页 大小:474.2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9-24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