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长春语文试卷+答案(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126KB
9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7 年长春中考试题
一 阅读(60 分)
(一)阅读积累与运用。(15 分)
1 树木丛生,
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 , 葬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5《论语 为政》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出桃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
7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把思念转化为重聚希冀的诗句是: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 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 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作者 (人名) (朝代)文学家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水尤清冽 ( ) (2)佁然不动 ( )
(3)悄怆幽邃 ( ) (3)隶而从者 ( )
11 第一段作者从哪些反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2分)
12“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投在石头上。请结合第二段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
些。(2分)
13 统观全文,小石潭合作者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
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 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 ,必过 其兄旦,旦年将
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
可对人言者耳。”诚心自然,天下敬信,陕、洛间皆化 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
注释:(1)凛然:严肃的样子。 (2)指:意图,意思。 (3)展墓:扫墓。
(4)过:拜访。 (5)化:教化,感化。
(节选自《宋史》卷三三六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奉之如严父 ( ) (2)吾无过人者 ( )
15 把下列词语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16 文章写了司马光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
郁达夫
鲁迅第一次的见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对于时日地点,以及人的姓名之类
的记忆力,异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见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将一个人的名氏和一个人的面貌连合起来
记在心里——但地方却记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和房子里。因为记得那一
天天气很阴沉,所以一定是在我去北平,入北京大学教书的那一年冬天,时间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
点钟。若说起那一年的大事情来,却又有史可稽了,就是曹锟贿选成功,做大总统的那一个冬天。
去看鲁迅,也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情。他住的那一间房子,我却记得很清楚,是在那两座砖塔的
东北面,正当胡同正中的地方。一个三四丈宽的小院子,院子里长着三四棵枣树。大门朝北,而住
屋――三间上房――却朝正南,是杭州人所说的倒骑龙式的房子。
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
起来了,但只记得谈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
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 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
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
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
却很是可爱。
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得很;散置在桌上,书橱上的书籍,也并不多,但却十分的整洁。桌上没
有洋墨水和钢笔,只有一方砚瓦,上面盖着一个红木的盖子。笔筒是没有的,水池却像一个小古董
大约是从头发胡同的小市上买来的无疑。
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
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
鲁迅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
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顾颉刚起了冲突,脱离中山大学之后;并且因恐
受当局的压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以上的时间。
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
“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
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
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
“因而有一次,大学里来请我讲演,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
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
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 ,就是对方的雄鸡,坚忍力有点不能支持了;
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
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
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
鲁迅和景宋女士(许广平)的认识,是当他在北京(那时北平还叫做北京)女师大教书的中间,
前后经过,《两地书》里已经记载得很详细,此地可以不必说。但他和许女士的进一步的接近,是在
“三一八”惨案之前,章士钊做教育总长,使刘百昭去用了老妈子军以暴力解散女师大的时候。
鲁迅是向来喜欢打抱不平的,看了章士钊的横行不法,又兼自己还是这学校的讲师,所以,当
教育部下令解散女师大的时候,他就和许季茀,沈兼士,马幼渔等一道起来反对。当时的鲁迅,还
是教育部的佥事,故而部长的章士钊也就下令将他撤职。为此,他一面向行政院控告章士钊,提起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7年长春中考试题一阅读(60分)(一)阅读积累与运用。(15分)1树木丛生,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4,葬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5《论语为政》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6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出桃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7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把思念转化为重聚希冀的诗句是: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9 页
大小:126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