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杭州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96.5KB
11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2014 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亵渎(xiè) 怂恿(cóng) 梦寐以求(mèi)
B.哂笑(xī) 收敛(liǎn) 怏怏不乐(yàng)
C.苋菜(xiàn)涟漪(yī) 五行缺土(háng)
D.吊唁(yàn) 畚箕(jī) 颔首低眉(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 )
A.端详 悲怆 迫不及待 孤立无援
B.潦草 倔强 语无纶次 慷慨淋漓
C.宣泄 诓骗 戛然而止 缩手无策
D.真缔 青睐 惊慌失措 锐不可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其融入到集体之中,才有可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
能量。
C.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
熠闪光。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
余。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
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
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 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
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
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
水,从而提高居民的饮水品质。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一
些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
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真正走进作品,去
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D.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
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 分)
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
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
守行》)
③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
亭记》)
⑤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 分)
昨天,市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贵宾厅召见了来访的法国考古学家 H教授,并邀请他本月
16 日为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由于 H教授的专业学养厚实、人生阅历丰富和独特的
研究视角,因此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近年来,他考察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波士顿艺
术博物馆,中国的故宫博物院,良渚博物院,对文物及收藏有着深入的研究。H教授欣然接受了
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上午九时,地点在市文化宫报告厅。
(1)这段文字在用语得体、语言结构、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 分)
答:
(2)请用一句话将“H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 40 个字。(2 分)
答:
8.请你根据要求,在学校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
任务。(6 分)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
阅读时长”中各得出一条结论。(2 分)
答: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
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展开辩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
简述理由。(2 分)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
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
开。
答: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
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2 分)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者: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答:
二、(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 题。
(一)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
满山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
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遥远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
著名的公园,红叶的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
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
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
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但忙碌的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山里人并未想到,那
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
让它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
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赶那么远的路,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
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
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
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
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蓦地就生出一丝羞耻。我便
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
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
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
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
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
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都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
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亵渎(xiè) 怂恿(cóng) 梦寐以求(mèi)B.哂笑(xī)收敛(liǎn)怏怏不乐(yàng)C.苋菜(xiàn)涟漪(yī)五行缺土(háng)D.吊唁(yàn)畚箕(jī)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端详 悲怆 迫不及待 孤立无援B.潦草 倔强 语无纶次 慷慨淋漓C.宣泄 诓骗 戛然而止 缩手无策D.真缔 青睐 惊慌失措 锐不可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1 页
大小:96.5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