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金华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200KB 14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金华 201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20 )                    
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
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zǎo(  ),存心
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A.è B.wù);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
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
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 jǐn(  )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
,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 kē(  )求。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2.古诗文默写。(10 )
(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2)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照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
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气压江
城十四州。”•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
,      ”,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      ,
,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  )
A.    B.
C. D.
4.名著阅读。(4 )
(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
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
一项(2 )(  )
别愣着!,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
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B.·
C.虎妞 D.翠翠
(2)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困境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坚决肯拿钱”。沈
城》中也有很多然面对金钱,写出一并对人物的做法予评价(2
)
:
二、现代文阅读(26 )
  ()阅读下面的文,完成 58题。(11 )
人言即信。
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
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其中“信”
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
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
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为妻随口答应杀猪给孩
,他不愿言而无信,管乡亲笑迂腐,服妻,并一起杀猪,肉分给孩乡邻们
;《喻世明中的汉朝书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在他家见,范式游魂千迢迢赶来
;商鞅变法,宣布谁能搬动,然给搬动木头
以重赏……
言而有信,而有。信,必然使人到人的信赖和重。
,人无信不,国无信必衰。当今社,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
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言。”“一言百系”就“一
金”,一言,驷马可以说,在人际交往,言”,不可信口开河,口雌黄
必寡,步难时下,流行信用,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有人却戏
:有信不用,无信。信用被卡住,就需要这张卡片通行证
信”的丧失,常常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太多。现如今,人言不不可信,
而且是“人言可”。怎样人言不不可而且可信?前日,与一位诤友谈,
莫测了一番剖析,醍醐灌顶:人言”,为息息发布者来讲,
想确保自己的信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心”的检点接受
来说,人言”是,可信,需用“心”做出冷静清醒判断发达,
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言也很,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
息战”之说?
人言非信,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谴责
会种种恶劣行为,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求心,误入歧途
,就是一面亮澄澄,个人,早已说得清楚楚,只是人在一
谁也不愿意去揭穿
:不正言不,言不顺则事不成。召唤“信”的回,切莫忘自己
(选自《汉字语》,删改)
5.下列选项中的“,与文章标题“”的含接近的一项是(2 )(  )
A.开河 B.愿陛
C.通风报信 D.朋友交而不
6.第③段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事例?分析。(2 )

标签: #语文

摘要:

金华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ǎo(  ),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A.è B.wù);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jǐn(  )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kē(  )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2.古诗...

展开>> 收起<<
2016年浙江金华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doc

共1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4 页 大小:200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