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盐城语文试卷+答案+解析(word整理版)

3.0
2025-09-19
999+
99+
124KB
16 页
1智慧点
侵权投诉
盐城市二〇一八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卷面总分为 150 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共 6 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
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
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
(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赵翼《论诗》)
(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匹夫有责 (2). (2)采菊东篱下 (3). (3)家书抵万金 (4). (4)一片冰心在
玉壶 (5).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 (6)各领风骚数百年 (7). (7)有朋自远方来 (8). 不亦乐
乎 (9). (8)沉舟侧畔千帆过 (10).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
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
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篱 、抵、壶、挽、雕、
风骚、侧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
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随着“铁军丰 bēi____、聚龙花语、荷兰花海、鹿鸣呦呦、鹤舞翩翩____、西溪塔影、纵湖秋色、九
龙神 yùn____、黄海叠翠、洋畔飘樱”等“盐城十景”的隆____重发布,盐城旅游将以鲜明的主题形象、
较高的资源______(品位 品味)、独特的景观形态和巨大的生态效应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为文中横线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
【答案】 (1). 碑 (2). piān (3). 韵 (4). lóng (5). 品位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1)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
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作答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题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
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注意“鹤舞翩翩 piān”不要误读“biǎn”。(2)试题分析:考查近义词的
辨析和使用。一是辨析词义,辨明关系。辨析词义是解答选词填空题的前提。辨析词义就是求同析异,重
点是分析“异”。可从词义的不同着重点、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词的造句功
能等方面去辨析。二是联系语境,寻找“暗示”。这里所说的“暗示”,是指文段每句话的意思、文段的
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邻近相配的词语等。抓住这些“暗示”,就不难推断出正确答案。“品味”多
用为动词,品尝,体味。只有解释为“(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时,才用作名词。“品位”是名词,指品
质的优劣和档次。根据语境,这里应该选择“品位”。
点睛: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一定要结合相应的语境和句子间的关系来选择。我们常说“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放到语境中揣摩出来的意思才会是正确的全面的。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漫步盐城水街,我们用相机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民俗风貌。
B. 5 月 19日,中华龙舟大赛(盐城站)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拉开帷幕。
C. 获得 2018 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张弥曼是蜚声世界的古鱼类学家。
D. 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A.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丝毫事实根据。望文生义,使
用错误;B 拉开帷幕:通常用在形容性语句中,表述事件开始。使用正确。C蜚声世界: 在世界扬名的意思。
使用正确。D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人人皆知。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 A。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全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对我省保护长江生态作出专题部署。
B. 淮剧,原名江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盐城、淮安等地。
C. 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
D. 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缺主语,可把“在……上”去掉;B.没有语病;C.搭配不当,“激
发”和“眼球”搭配不当,可把“激发”改为“吸引”;D.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改为
“能够”。据此,答案为 B。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只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 最终实现我国高铁
的
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 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
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
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第三,可以根据“中心句”
“总领句”“总结句”等来确定首句或尾句。最后再依据各句之间的关系依次排序即可。阅读语段可知,
此题是阐述“智能高铁”的介绍。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②句首先指出说明对象“智能高铁”故此置于首位。
⑤句紧跟上句,解释说明什么是“智能高铁”。①句从性能的角度,③句从综合运输的角度,分别介绍
“智能高铁”的情况,注意“同时”这一提示性信息。④句总结“智能高铁”的意义。据此,正确的语序
为:②⑤①③④。故答案为 D。
6. 名著阅读。
(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许云峰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写下《我的“自白书”》。
B.《水浒传》中宋江成为梁山寨主之后,将“忠义堂”改名为“聚义厅”。
C.《童年》中的外祖父自私冷酷、专横暴戾,他残忍地打死了把布染错了颜色的小茨冈。
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2)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
① 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 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
三百年,炼成了 ,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 ,号叫做圣婴大王。”
②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
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 ,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标签: #语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盐城市二〇一八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2.本试卷共6页,在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3.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注意题号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4.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文名句默写。(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杜甫《春望》)(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
VIP免费2025-07-28 999+
分类:教育专区
价格:1智慧点
属性:16 页
大小:124KB
格式:DOC
时间:2025-09-19